艾多美柔護寶貝三件組今天重新上市了,主要改變包裝與略調整內容物,但容量與價格不變。 三件組單組為NTD1,390(比單瓶購買便宜70元),也可以單瓶購買:柔護寶貝潤膚乳200ml(NTD520)、柔護寶貝保濕乳霜100ml(NTD480)、柔護寶貝洗髮沐浴露350ml(NTD460)。 柔護寶貝組主要的成分為「神經醯胺」與「乳酸發酵薑黃」,因為給寶寶使用,致敏性非常低,非常適合給過敏性肌膚的人使用。若您的膚況有特殊狀況(如異位性皮膚炎、癬疾),神建議還是要徵求醫師的意見使用。 筆者非常喜歡寶寶乳霜,外出攜帶很方便,除了當乳液,個人也會拿來當面霜使用,保濕度非常高。愛多美其他有神經醯胺的產品,為經典保養五件組,其他保養品組合比較請參考此篇。 艾多美柔護寶貝三件組 神經醯胺說明 乳酸發酵薑黃 官網的產品影片介紹 艾多美柔護寶貝三件組官網資料
CONVERSATION
《這份工作,你真的想要做一輩子嗎?》書摘
《這份工作,你真的想要做一輩子嗎?》書摘
To jump or not to jump? 「離職,還是不離職」(To jump or not to jump)? 幾乎是所有上班族的共同心聲,目前的工作總有那麼幾個讓自己不夠滿意的地方,但是離開之後又該何去何從?下一個工作真的會比目前的更好嗎? 作者採訪那些從原先安逸的職業中破殼而出的前銀行家、前銷售員、前員警,看他們如何重新發現自己想要的職業與生活,並歸納出一個「跳槽曲線」(Jump Curve),包括了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聆聽內心的細微聲音 ◆第二階段:擬定計畫 ◆第三階段:成為幸運兒 ◆第四階段:別回頭追憶過往 書中提醒了轉職前的摸索準備與心態建立、轉職時如何維繫人際與尋求支援,以及如何在轉職後確立自己的人生跑道,為茫茫職海中浮沉的每一個靈魂,提供了明亮的指引與暖心的鼓舞。從客服人員躋身銷售工程師,從機械工程師化為健身房老闆, 共44個翻轉人生的勵志案例,讓你每次轉職都勇敢轉出最理想的舞台! 《這份工作,你真的想做一輩子嗎?》 博客來書籍連結:《這份工作,你真的想做一輩子嗎?》
CONVERSATION
《理財零基礎-靠39個金錢思維打造富腦袋,加速財富自由》書摘Part 2
《理財零基礎-靠39個金錢思維打造富腦袋,加速財富自由》書摘Part 2
滴水可以穿石:) 存不了錢的口頭禪 如何為自己找到資金?!「沒有資金什麼事都不能做」,是最不負責任的藉口。如果沒有資金,就認真思考募集資資金的方法,例如創要需要「多少」資金,試著算出具體金額,若是無法籌得的金額,代表夢想是天方夜譚,需要修正創業模式直到可以實現為止。 思考如何調度資金:共同出資?募集贊助者?自己獨資,最好設定目標「到何時要存多少錢」?為了募得資金,必須讓是頁內容更吸引人才行,同時修正事業內容與資金雙方的問題,才可提升可行性。 多去參考成功人士的故事,吸取其經驗的精華,就算是不同領域的成功人士,認真傾聽奇說過的話並且加以實踐,也培養了「傾聽的能力」。 不要害怕挑戰立場不同的事情,拿出勇氣全力以赴時,一定可以吸引到願意對你伸出援手的人,這樣所建立的人脈關係,將會成為你真正的資產。 「年齡」不是成功的關鍵,「孤注一擲的決心」才是。從當下到往後的幾十年人生哩,「當下」絕對是你最年輕的時刻。 現在景氣最差,最好不要輕舉妄動是對的嗎?別忘了投資獲利的不變法則:買低賣高!危機就是最大的機會,這是全球通用的法則,如果真的想存錢,應該馬上行動,不應以景氣或時勢為藉口,而忍著不去做想做的事情。記得要有貫徹信念的「熱情」,以及能否抓住趨勢順勢而為。 語言能力不好是不是就無法活得更好?不,「好奇心」與「冒險心」更重要!但是,在商業世界哩,英文是必備能力,就算可以透過網路瞬間穿越國界,如果不會英文,就算用翻譯,也可能無法完全理解真義。 會拖垮你的生活型態 不要讓看電視成為生活型態,生活中別被「特價」或「清倉」等字眼束縛住,與其省小錢,倒不如投資自己,例如車程來回三個小時的購物行為是在浪費時間,不如拿來閱讀投資的書籍或參加交流會議、拓展人脈。當你努力增加薪資以外的收入時,節約的定義也會跟著改變。 用「不正當手法賺的錢留不住」是真的,不要靠賭博賺錢。Daniel Kahneman曾經提出「前景理論」(Prospect Theory),即使每場賭局的贏率相通,但因為賭博輸個精光,遇到機會時又會不自覺地想要下注→因為已經賠錢了,就會期待最後的重大勝負。人在獲利的時候變保守,想守住金錢;賠錢的時候就會想再賭一把,因此賭博賺來的錢會因為賭博而消失。 做不好健康管理的人,就是沒有理財能力的人,人變健康後,自然不會再有壓力,定期運動的人也不易累積壓力。 不要常吃速食或垃圾食物,不注重飲食品質的人(為了速球或省小錢的人),通常沒有金錢概念。速食或許真的便宜,但如果可以自己煮飯,可以省下更多飲食費。轉再多的錢,內心貧乏就會變成金錢的奴隸,而飲食無趣,內心也會跟著貧乏,關心自己吃下的食物。 紀錄飲食與金錢支出/收入,所有的自我管理能力皆與理財有關。 對部落格或社群網站不感興趣,無法拓展生活圈也無法建立啦啦隊友。但如何適時的在網路與現實生活中取得平衡(可以參考《被壟斷的心智》書摘),才可以獲得真實的自我。不過,粉絲團噌家,收入也有可能增加,是網紅的概念。 需要整頓的人際關係 安逸舒服的公司會妨礙成長,如果覺得公司氣氛融洽書是要提高警覺了,這樣的感覺可能是造成一個人存不了錢的陷阱,越舒服的公司可能越會阻礙你的成長。 多去與同事以外的人交流,了解外面的世界,才能讓自己成長。 傾聽對方說話,有助於建立信賴感。練習看懂別人的臉色,出席交流會時,請先跟周圍半徑一公尺內的人交談與打好關係,用心記得別人的名字,同理平常也要珍惜身邊人,哪天需要援助時,這些人自然會伸出援手。 沒有主見的人無法投資,當跟屁蟲的人無法存錢,採取不同於眾人的決定,才可以賺到錢。 學習理財的路,學習與家人溝通。 整理力就是理財力 先從電腦桌面的資料開始整理。 捨得丟棄不必要的物品與資訊,與儲蓄能力有很大關聯。丟棄前要先整理,整理不是排列整齊,而是歸納出自己「需要的物品」,要用的時候馬上就能找到,因此你必須辨別哪些 是「不要的東西」,然後全部丟掉。 不清楚自己已經擁有了哪些東西,也就是無法掌握自己的財產狀況,而容易重複的消費不必要的物件。 財務管理的關鍵 別把公司薪水當做是唯一的收入來源,如果沒有其他收入管道,你將永遠被公司綁架。就算對公司不滿,也不敢離職,財富永遠無法自由。 即使是小型創業(例如網拍),踏出第一步最重要。也可以嘗試投資股票,創造「股利」這項副收入,或購買其他金融商品。「投資」絕對伴隨風險,如果是長期持有,應該能建立相當穩定的副收入來源,只要懂得掌握現況,努力吸收理財知識,並付諸行動,機會就會降臨在你身上。 找出透過販賣創意或專業知識賺取副收入的方法。就算一開始收入微薄,只要持續嘗試學習,大筆進帳的那一天絕對到來,能存到錢的人就是願意按部就班、腳踏實地努力的人。 「收入多元化」就是擁有財富自由的捷徑。 關於投資: 1.投資知識越豐富,風險越低。投資就像開車,在駕訓班學會基礎技巧與知識,在經過日後的經驗累積,開車絕對不危險。 2. 購買資產,資產就是能把錢放進口袋裡的東西,負債就是把錢從你口袋取走的東西。--引自《窮爸爸、富爸爸》。 3.絕對不要動用信用卡的循環利息,其可怕之處就是讓你毫無借錢的感覺 ,還利息就是在減少資產。 4.趕快還清負債,就是存錢的開始。 5.收據是了解金錢流向的「鐵證」。有錢人的皮夾,收據總是整理得整整齊齊。 6.重新檢視自己的保險內容,選擇適合自己人生階段的保險方法。保險是避險商品,若從年輕開始就持續繳納「預防意外」得高額保費,等於買了一張永遠不會中獎的彩券,倒不如把這些錢拿去投資,增加資產才是聰明的做法。如果沒有一定程度的存款,最好先買醫療險。 7.想存到一輩子不必為錢所苦的存款,現階段不該買房子。買房需要房貸,負債位數絕對和之前得負債額度大不相同。沒有現金,租屋就夠了,在瞬息萬變,看不到未來得當代,房貸絕對是沉重的負擔。 8.薪水不要全部存在銀行,部份存款當資產運用。 9.投資金額少沒關係,重點在於要一邊實際投資、一邊學習,一開始賠了錢可當作學費一笑置之的金額開始練習投資。未來絕對可以透過這些「學費」,換來用錢也買不到的寶貴投資經驗。 10.有錢人之所以投資,是因為他們明白:通貨膨脹將吃掉你的存款。 最後分享一個我很喜歡的短片,《窮爸爸、富爸爸》的作者羅勃特‧T‧清崎分享為什麼存錢只會越來越窮?近期也在閱讀其最新的書籍《富爸爸有錢人為什麼越來越有錢》,請拭目以待新的書摘,未來也會結合書摘分享更多個人的投資經驗。 「追求財富自由,為了是要讓你去屢行人生的一些使命」。「金錢為一的用意,是要讓你表達謝意」~ By Dr. Joe Vitale 《理財零基礎-靠39個金錢思維打造富腦袋,加速財富自由》書摘Part 1
CONVERSATION
《理財零基礎-靠39個金錢思維打造富腦袋,加速財富自由》書摘Part 1
《理財零基礎-靠39個金錢思維打造富腦袋,加速財富自由》書摘Part 1
理財先從見微知著,積少成多開始! 本書的作者是田口智隆,從七個面向改變讀者的理財觀。就算沒有雄厚的靠山、沒有投資天分、也沒有太強的偏財運,但建立正確的財商觀念還是可以增加自己的資產。投資前建立正確的理財觀更是重要。 作者覺得改變人生的第一步,就是先從改變「想法」開始,想法改變了,「行為」會改變,「習慣」也會改變,日積月累下,「未來」也就改變了。 從心理學來說,目標非常重要,如果不知道自己的未來是怎麼樣,當然就無法驅動個人行動的動力。舉例來說:想學投資理財,是因為覺得生活不自由,總是要為五斗米折腰,為了生活費必須被不喜歡的工作困住。若能從「財務壓力」解放,或是能夠建構穩定的被動收入系統時,就可以獲得理想的生活,美國早已風行FIRE(Financial Independence and Early Retirement)多年了,說的就是如何及早財務自由與退休。所謂的財富自由也不是說要變成大富翁,而是及早預備可以讓您在沒有工作的狀況下,也可以穩定生活,因此個人的生活支出也就會決定了您要為自己甚或家人預備多少的退休金。 存不了錢的想法 時間管理 口頭禪 生活型態 人際關係 整理能力 財務管理 什麼想法存不到錢? 天天都在「及時行樂」,未來就岌岌可危。尤其是購物狂,對於財務,或者是債務(卡債...),要有危機意識,千萬別對自己說「算了吧!」,只會一味花錢的人,請立即檢視信用卡消費明細。就算沒有債務的人,也請重新檢視「薪資明細表」,薪資條的扣款金額與自己的未來息息相關,例如「勞保費」與「健保費」的扣款金額要確認過,必須了解這些款項是被何種方式扣款,什麼狀況下被扣款的金額會回到手上,一年一度的納稅金額也要了解,薪資條其他的名目也要好好了解一下。被扣款後的真實金額,就可以推算自己現在的「真正生活水平」,也就會建立如何控管基本支出了。 行動與建立目標的重要,請為自己的夢想設定Deadline,對於「什麼時候要存多少錢」,要有具體計畫與目標,請寫下來或用手機的筆記本實際記下來。 不要認為「賺很多錢的人=壞人」,請把觀念轉成「賺很多錢的人=對社會會多所貢獻的人」。 現在對於金錢的價值觀就是雙親交給你的道德觀,這可能都是他人塑造的假象。在歐美地區,每個人從小就有系統學習理財的習慣,如《猶太兒童的五個錢罐》。其實賺錢與服務,就是創造了幸福,值得收取對等的價錢,味她人創造更多的幸福,就可以獲得越隆重的報酬,如賈伯斯因為創造了iPhone或iPad對全球的影響力,是否值得他成為富士比發表的2010全球億萬富豪排行榜的排名42呢? 《富爸爸,有錢人為什麼越來越有錢?》作者羅伯特清崎分享為什麼有些人還是跳脫不了窮人思維,因為多數人把自己當作領取工資的人,但企業家會為自己保持飢渴,他們不是為了工資而努力,但多數人卻為了工作而努力,學校也教導我們應該要讀好書,獲得好的工作(我就是阿,大驚...),但真正成功的企業家卻不是這麼想的,為什麼? 時間管理=金錢管理 就算看了再多的財經勵志書籍、投資理財書籍,還要真正的「起而力行」。書裡的內容,只要有「一個」值得認同的部份,快去實行看看。作者建議「越讀書籍獲得知識→付諸實行→看過的書賣給二手書店」,先做了再說吧。 練習以「時薪」來換算薪資,當無薪加班越多時,財神爺就離你越遠。 時間就是金錢,年輕的時候,更要讓自己的「時間」和「智慧」發會最大槓桿,為未來儲蓄「本金」。本金就是投資所需的現金,如果沒有存到一定數目的本金,財富永遠不會增加。 存不了錢的人,往往沒有「時薪概念」,因為完全不了解自己一小時的工作可以領多少錢,所以不在乎每天加班。無薪加班,除了無法存錢,還會增加心理壓力,讓自己去喝酒、購物等衍生成浪費金錢的習慣,就算拿到加班費,也不代表就能因此存到錢。 沒有時間概念的人不會有理財概念。 時間就是存款,會存錢的人通常很有時間概念,會將時間花費再該做的事情上面,對於無謂的事,絕對不會浪費一分一秒。 熬夜會降低產能,活用每天早上的黃金時間。從「夜貓族」轉變為「朝活族」,早上是體力完全恢復的時候,最適合工作,判斷力也較精準。培養早睡早起的習慣。 擺脫「瞎忙」,如果現在的忙碌看不到財富與未來,請即刻改變行為模式。作者提出資本主義的四個階級: 1. 雇員(Employee) 2. 自由職業者(Small Business) 3. 公司所有者(Big Business) 4. 投資者(Investor) 雇員是唯一無法創造自我價值的人,因為不論多麼努力工作,也無法決定自己薪水是多少。其他階級界可以自己創造獲利,所以要從原本的僱員跳脫出成為其他可以創造自我價值的人。 打破思想的僵化,可先練習把衣服拿到網路拍賣、透過電子報刊登專業知識、尋找兼差或副業的機會,不一定要做大事業,只要先將現在所有的價值換算成金錢報酬即可。從小做起,如果可以存到本金,就可以開始進行投資,就算一開始的獲利很微小,如果可以更有效率運用資產時,累積財富就不再只是夢想了。 待續....... 《理財零基礎-靠39個金錢思維打造富腦袋,加速財富自由》書摘Part 2 理財零基礎 博客來書籍連結:《理財零基礎--靠39個金錢思維打造富腦袋,加速財富自由》
CONVERSATION
加入艾多美兩年的反思&開啟投資之路
加入艾多美兩年的反思&開啟投資之路
象徵應許的虹與霓 又過了一年,分享一下從2017.7月加入艾多美至今的心得。加入艾多美第一年,筆者非常努力,幫忙媽媽(是我的上線)拉了將近100多個"入會"會員,但我發現艾多美在扎實的上到一個聘位前,其實滿辛苦的,因為永遠要協助下線訂貨、說明產品,很多很多的事情,因此那時候我想到用寫部落格的方式整理大家的問題,為的是要更有效率的解決問題與整理資訊。 雖然偶爾會碰獎金,但說實在可能花出去的錢更多,因此我開始思考什麼是真正的經營、什麼是真正的被動收入或主動收入,因此2018.6開始找資訊學習「投資」。請注意,我說的是「投資」並不是「交易」。投資是一個學習評估公司體質的歷程,用參與公司成長的公司進而持股,我學習的是美股,在這過程完全打開了我的眼界,因為美國的上市公司有600多間(包含各種產業:醫藥股、生活用品股、金融股、原物料股….),其中更是很多超多百年的公司(Disney, P&G….),我更開始學習讀公司的財報(資產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努力了快一年,曾經用過程學到的方法重新檢視艾多美的體質,我會說艾多美是個好公司,但您必須有全力打拼的志氣才可以闖出一片天。 那麼,來比較第一年與第二年的實際績效,我大概在這兩年內有領到2萬元左右的艾多美回饋金(第一年比較積極經營、第二年就是單純當消費者領取該拿到的回饋),但第二年開始學習投資的收入已經遠大於經營艾多美了,艾多美是用領取回饋的心態,但投資是一輩子的事情,我今年開始每個月至少有將近愛多美獎金的被動收入(美股30%稅後換算成台幣,大概有NTD1500-2000的股息,但全部都股息再投資DRIP….),對我來說,這才是真正的被動收入。先不說其他投資交易的主動收入,因為才正要學習,所以常會鼓勵身邊的年輕人,投資之前要先學會理財,千萬不要給自己太多的框架,現在是個網路世代了,有各式各樣的機會,是的,一年多前我從來沒想過自己在台灣沒有做生意還可以賺美金。 在《被壟斷的心智》書摘與讀後感曾提到,今年7月開始也突然通過部落格的廣告投放,這完全是一個額外的小驚喜。小事重複做,做久了就會成功。至於我為什麼會這麼努力?因為慢慢地對原本的本業看不到成長性也很難激發我的熱情,又加上若曾經失去過工作,您會完全了解突然失去了「主動收入」後,「被動收入」的重要性!我的父母不曾教我理財與投資,他們只會教我「奉獻」,所以路都是自己走出來的,我仍在努力學習中,記得要跳出原本的框架去看見不同的可能性。仍然很感謝大家這兩年來的支持,會繼續默默為大家服務。 每個人的生活與努力目標都不一樣,您也可以說投資理財不重要,可安安穩穩的工作一輩子。 人各有志,我只是分享我的經驗,因為我很不喜歡被工作、或是作為醫療人員被健保體制綁架的感覺。 每一個人到了人生不同階段, 會看見不同的風景,做出不同的選擇。不論在哪個職場,千萬不要覺得低薪是正常的,真的要努力爭取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 未來,也希望能分享一些投資理財的心得,投資之前一定要先學會理財。若您對投資理財也有興趣,分享我這一年的學習歷程:2018.6學習巴菲特的價值投資(先去聽了分享會決定上課,認識了一群不同領域的投資夥伴),2019.4開始嘗試不同的金融交易與建構個人品牌的電商網絡,可以關注X-Wealth商策學習平台(輸入代碼MT-T7HDJTZA/無限次使用,可免費報名商策2019年的講座),投資與交易是一個很精彩的大千世界,適合喜歡學無止盡與勇於挑戰自我的同伴! 這是一段我很喜歡的詩歌歌詞: 神未曾應許天色常藍,人生的路途花香常漫;神未曾應許常晴無雨,常樂無痛苦,常安無虞。神卻曾應許生活有力,行路有光亮,作工得息,試煉得恩助,危難有賴,無限的體諒,不死的愛。祝福每一個人都能找到發揮熱忱的所在之處。 其他關於投資理財的書摘分享:Part1 & Part2
CONVERSATION
《學習如何學習》書摘
《學習如何學習》書摘
好好專注學習,並好好犒賞自己! 這本書是芭芭拉.歐克莉Barbara Oakley專門給青少年閱讀的學習法,為《青少年學會學》(Learning How to Learm for Youth)課程的搭配讀本,其中一些學習的理論結合心理學與神經科學,以較深入淺出的方法介紹給大家,而且會結合很多小實作讓讀者練習,非常適合不同年齡層的讀者以實際的操作加強練習歷程,練習最重要的除了了解背後的理論,不外乎就是實際地付出行動了,才得以在大腦建立新的連結。 另外,在Coursera也有16支、各5分鐘的短片,深入淺出地解釋了《大腦喜歡這樣學》(A Mind fot Numbers)一書中的自學策略。本篇分享幾個重要的論點,複雜的神經學理論可以再找書來閱讀。 "A Mind fot Numbers" Core messages 番茄鐘練習法:進入專注模式 「番茄鐘工作法」是1980年代後期,弗朗西斯科.西里洛(FrancescoCirillo)所開發的時間整理方法。 二十五分鐘內,只專注在目前正在進行的事項,並用五分鐘時間專心休息,並再次以二十五分鐘為單位,專注於一件事情的方法。 為了做到時間整理,最必要的便是改變「習慣」。 Step1:關閉一切會讓你分心的事物-手機、電視、音樂、朋友。 Step2:計時器設定25 mins。 Step3:開始工作,盡可能專注於一個任務→別在意自己是否完成了任務,盡力去做就是了。(有些人喜歡會發出滴答聲的計時器,提醒自己時間正在一分一秒流逝,可以保持專注) Step4:最棒的部分。25 mins後開始犒賞自己→要從事完全不同於原本任務,可讓自己大腦放鬆的方式,為發散模式時間。 重點:一次只能執行一個任務,關鍵在於全然專注的時刻,可以反覆執行多次。 *現在也有Flat tomato APP可以運用了,好處可以記錄您運用番茄鐘工作使用的紀錄,是否有被其他干擾打斷,但若要避免在使用APP的過程分散了注意力,還是去買個單純的計時器吧。 拖延病 一但開始拖延,就可能把時間用光。可能未來得花更多時間練習,才可將新學到的概念牢牢繫在大腦中,如果把時間都用光,不僅無法建立學習架構,還要浪費力氣為結果擔心,變成雙輸。不要想太多,開始做就對了! 刻意練習 積極解決問題或親自從事活動,才能創造腦連結。查看問題的解答或觀察別人練習,能讓您踏上學習新東西的第一步。但光是這麼做,並無法建立起自己的腦連結。 別浪費太多時間在你已經知道的簡單事物上。透過「刻意練習」可形成並強化腦連結組,是專注、反覆地處理某概念中比較困難的部分。 「交錯」是產生專家腦連結組的另一個重要部分。在某個主題範圍內切換,可以讓你對這個主題有全面的認識,你的神經元最終會串連起來,最終會獲得一塊完整的「拼圖」。 練習積極回想與自我對話。進行自我測試,或者找別人考考你。 練習把重要概念用自己的理解教身邊的人。試著不看筆記做這件事,這事強化腦連結最好的方法,也能使自己了解知識存在著那些缺口。 網路世代,您也可以在TED找到很多短片自學,喬許.考夫曼 (Josh Kaufman )就提出,只要20小時就能學會任何事。 "只要 20 小時就能學會任何事 "- 喬許.考夫曼 (Josh Kaufman ) TEDxCSU 不想學習的藉口 VS. 如何啟動學習動機 1. 沒有時間:如何不願意花時間解決問題,讓自己從更從容的步調專注閱讀,便無法產生新的神經連結。*長出新連結是學習的唯一方式,只是迅速瀏覽內容,不會讓訊息進入腦中。 2. 缺乏想像力:創造比喻和古怪的圖像來幫助記憶。越年輕,越富有想像力喔!
CONVERSATION
訂閱:
文章
(
Atom
)
Comments system
Translator
搜尋此網誌
Popular Posts
網誌存檔
文章分類
- Food & Recipes (52)
- Atomy's Products (44)
- 投資理財 (30)
- 生活理念 (27)
- 經營Q&A (24)
- 穗穗日記 (19)
- 美食地圖 (12)
- 艾多美介紹 (12)
- Digital Business (9)
- 植物介紹 (7)
- Reading (6)
- 行旅篇 (4)
關於我
是個喜愛學習新事物的臨床心理師與ACP園藝治療師,認識艾多美後,希望能連結心理學專業、對植物的認識與回歸“好好生活”的理念,不定期分享關於產品心得與生活點滴給大家。
加上有個喜愛創造美食的碩士生妹妹,會分享些簡單易上手的美食特輯與食譜,食譜與照片皆為自創,請勿隨意轉用。
願這兒的美與善能帶給您祝福,歡迎留言交流。也歡迎對網路創業有興趣的您與我們聯繫。如果想得知最新消息,歡迎參考粉絲專頁:D
My Personal FB Pages
Like us
聯絡我們
Vistor
總網頁瀏覽量
356888
Leave us a message~
- 是的,是使用再生紙! - 12/25/2019 - Atomy created by Eleanor
- 製造過程不添加螢光劑,而是原本再生紙材料... 再生紙 再生紙 再生紙 - 12/21/2019 - Anonymous
- 謝謝您,一起加油! - 11/29/2019 - Atomy created by Eleanor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