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選擇權:與Boeing (BA)的糾纏之路....

美股選擇權:與Boeing (BA)的糾纏之路....

By
Picture from https://www.boeing.com/ 投資交易是個不斷省思自己每一個行為決策的歷程,分享一個在TD下單學到的下單眉角與選擇權交易心得。因4月初在Boeing (stock symcol:BA)發生737墜機事件後,股價下跌,因此我下了Leap call。那一陣子在公布失事結果前,buy call曾經一度上漲30%以上(原本可賺+800),結果在公布失事結果前未結單,一個週末後馬上變成負的,股價又一直在往下墜,buy call的成本價也就下墜的更快。當時體會到BA股價就是隨著每天的新聞起舞。 舉BA為例,之前我下Leap call,若遇到價格修正(如原本的合約成本價再下跌50%),我會再補一個單打平成本,所以會有兩筆成本價不同的單子,如26.00與21.00 (同一個時間到期的單會有兩張)。 但是要Close時會覺得很困擾,因網路收訊不好,一直習慣用手機下單,所以我的做法會到TD app→Orders→All 選filter調出之前filled in的兩筆單子分別設好GTC,通常會先close第二筆單子,原本仍虧損的第一筆繼續放著。 但奇怪的是,每次成交,都會自動跳成第一筆單子成交,也就是TD會自動先close 26.00的單子,這樣虧損可大了.....。因已遇到兩次,第一次以為是自己fat finger下錯單,但後來確定不是,所以我直接打電話問客服..... 結果學到超重要的一課,原來我們在後台都已先被設定FIFO (first in, first out....),舉我的為例,我的下單應該是要先結到Last in(第二筆的單),因此只能從TD後台下單,或先到後台改設定再下單...... 這也才終於了解為什麼平常我們Close的Buy call都會顯示"FIFO"...... 然而,打五顆星星*****非常非常重要,後來與其他同學討論到: 其實先結後傑都沒有太大差別,舉例第二單用$30 close:(22-26)+(30-21) = (22-21)+(30-26) 所以未來結單,可以設定在兩筆單的平均價上,就可以打平虧損了! 以此為例的成本均價為:(26+21)/2=23.5。 紅圈為3/21第一筆下的單,在公布失事結果前的籃圈初沒賣出,後來股價一路往下,在第一個黃圈處補了較低成本價的合約。後來趁股價上漲時,在第一個橘色星號6/24賣掉成本價@21.4的單子,也因此學會如何設定LIFO。但原來的單尚未close,因此又再7/5 買入@14.3成本價低的合約,在7/22股價上漲時小賺出清! 總括來說: 與BA的糾纏始於3/21開始交易BA的選擇權,原本可以在4/2左右賺得約+800,但因為沒有立即結單,在6/24第一筆結單時,學會如何更改交割前的設定並運用均價打平成本,因此又再7/5下了一個合約拉低成本,在7/22股價上漲時及時出清後,現在股價又一路往下。 心得: 1.歷經慢長等待,也學會其他交易的眉角,最後共小賺了278.19(3.7%),但對新手來說是個非常煎熬的過程。 2.新聞對於股價的影響非常大,要善用正面訊息抓對曇花一現的上漲股價,否則悔不當初。 3.自己的心態非常重要,貪多常常錢就飛走,入袋為安,不看沒賺到的,就是賺錢了! 4.對於還在摸索選擇權,對於進出單沒有十足的把握,還是要下遠期的Leap call比較安全,萬一出現任何的波動,有比較大的緩衝空間! 5.BA的事件可能會是長期的影響,還是趁跌到合理價時直接買股比較安穩。 6.讓資金順利地流轉很重要。 7.《窮爸爸富爸爸》作者羅伯特清崎推薦的書Stock Market Cash Flow,令我思考在股市要如何做到漲跌都賺錢,裡面有好多的選擇權範例,可以好好的拜讀一番。而羅伯特清崎本身花了三年的時間運用模擬倉練習選擇權後,才開始真正用真錢操作,自此他開始期待股市崩盤和大波動賺錢的時刻。 交易紀錄: 03/21/2019 bought 1 BA Jan 15 2021 450.0 Call

CONVERSATION

0 意見:

張貼留言

Comments system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