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市應多食健康且會賺錢的模式,並隨著環境改變修正策略。 作者言:先學會一套能賺錢的模式,當環境改變時,可以檢討原來的步驟要做哪些修正。在股市裡唯有不斷學習,才能成為股市中10%會賺錢的投資人。 一、不斷學習,讓自己成為10%的賺錢人。 每一天知識都在改變,不可以鬆懈,尤其在這瞬息萬變的世代。知識可以改變命運,如果不學習,別人進步了就代表自己退步了。 股市中,永遠都是10%的人在賺錢,縱使是10%的人,不持續進步,別人很快就會蜂擁向前。 在股市中永遠要保持謙卑、持續學習的心,讓自己的水桶保持八分滿,才可以不斷妝新的知識、新的方法、新的策略。 二、股神巴菲特的投資模式已有轉變。 巴菲特是眾所皆知的價值型投資人,但他也開始隨著整體投資環境改變修正策略了。巴菲特近年的許多投資,不再那麼著重公司的基本面價值,而是產業的未來成長趨勢,如蘋果公司、新能源汽車比亞迪。 不能說巴菲特拋棄過去的投資模式,而是有些轉變,他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示範:先專精於一套穩定的投資模式,再觀察大環境的變化,適時修正個人的投資模式,如此才能在股市繼續生存。 股市瞬息萬變,即使現在學到的一套模式在近年可以轉到大錢,但也可能幾年之後就被市場淘汰了。 然而,大家還是要有自己熟悉的10個步驟,當環境改變時可以很快的檢討這些步驟哪些需要修正,可能頂多出現2-3個步驟需要調整,若沒有完整的一套步驟進行股票買賣,要如何分辨出哪些步驟需要做修正? 三、投資人學不好投資的原因。 1.不可只聽明牌,缺乏學習的心。 要賺飆股,關鍵在於真的懂股票在飆什麼。如果可以了解背後的產業、基本面、籌碼面,真的大漲叫做理所當然,如果不漲反而要檢討分析的步驟,判斷在哪兒出錯了。好的飆股,是架構在扎實的投資功夫。 2.不要以為買到基本面好的股票,長期抱牢就能賺錢。 很少有公司可持續成長,或維持股價長期上漲。就算賺了股息,也要思考是否可能賺了股息卻賠了股價,因股價的漲跌幅度往往大於配息。因此即使打算長期抱牢的股票,基本面很優秀,也要定期檢視季報,看看基本面與股價是否都有成長,沒有則要適時調整。 3.東學西越缺乏系統性整合。 投資人不應從各家老師之長,東拼西湊出自認為最厲害的投資模式,就像用了一部分的賓士零件、BMW零件、TOYOTA的零件組裝出的車,能上路嗎?不可以賠了自己的財富與寶貴時間。 四、股票賺賠並無太多運氣成分。 股市輸贏,靠的是實力,賺不了錢,代表還不瞭解何謂股市、股票該怎麼做。股票賺賠,並無太多運氣成分,賺多賺少才跟運氣比較有關。 五、投資組合既能分散風險,也能雨露均霑。 投資組合不只是為了分散風險,更重要的是增加績效與降低波動值,達到穩定成長。投資組合其實廣泛用在基金上,但投資人很少有這樣的概念。投資組合的好處有: 1.分散風險 2.降低波動率 3.穩健成長 4.便於操作 投資組合雖有很多好處,但不適合過於分散,會降低整體投資績效,以台股為例,維持3-6檔較合適。 六、把賺的錢幫助別人,比風水有用。 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如果能幫助弱勢族群,幫助更多人在股市中賺錢,比風水更有意義阿。 《看新聞,找飆股》博客來書籍連結 圖片來源/Pictures from Portrait of Christ 《看新聞,找飆股》書摘--Part1 如何分析飆股的基本面?
CONVERSATION
《看新聞,找飆股》--Part 3 會賣比會買重要30倍
《看新聞,找飆股》--Part 3 會賣比會買重要30倍
股市的收割,就像採收熟成度不同的果子,是一門藝術。 作者分享學習投資,找對源頭很重要,他覺得要學投資就要跟隨頂尖的投資大師或長期在股票市場賺大錢的人學習,因此一開始最愛看的是美國股神巴菲特、德國股神科斯托蘭尼的書,這些大師都極為強調觀念的重要性,也不鼓勵投資人從事過短的投資行為。 再者,知難行易,觀念正確,若沒有正確的心態也很難發揮最大的果效。因此在股市裡不斷修正自己每一次的操作,重新檢核自己的心態與觀念哪些錯誤甚或學不夠,往往開啟更多學習的可能。 ********** 書中第八章:會賣比會買重要30倍。看完受益良多! 無論投資人帳上績效多好,只要這些股票沒有賣出,永遠都不算數。投資人每一次投資的結果,只有把股票賣出時,才能論成敗。 投資人常常遇到股票一賣後又一路大漲,或是賣出前來不及收割,變成小賺收場,甚至套牢的情形。賣股票說是一門藝術,真是不為過。 沒有賣在最高點這事,一切都是事後論 作者認為在股市中,沒有所謂正確的賣出位置。希望能把股票賣在最高點,正如希望能把股票買在最低點一樣不可能。 多數人只能憑藉各種型態、技術指標、量價關係和基本面去推估股票跌到目前是最低點、或漲到這裡是最高點了。 賣掉,錢入口袋最重要 德國股神科斯托蘭尼曾說過,一個投機者的成敗,只有在其蓋棺的那一刻起,才能論定。而投資人的成敗,只有在股票賣出時才能論成敗。 多數人總是擔心股票賣的太低,賣在起漲點,因此心情常隨著股票下跌、上漲而擔心。但只要調整心態,在股市中只要是賺前賣出,不論賣在低點或糕點,都沒有對錯,不要貪求每一筆投資都要獲得最大報酬,不論是5%或50%,學習感恩知足,能順利把錢入袋就足矣。 兩個重點:了解股市沒有所謂的最佳買點與賣點,再記得把帳面的獲利真實放入金庫,接下來才能決定股票的賣出時機。 ********* 選出場時機比選股更重要 一個再會飆漲的股票,不一定能讓每個投資人都能賺到很多錢。即使能漲超過100%,及少數的人能得到100%的獲利,多數投資人只能得到10-40%的獲利,甚至多數人是賠錢。 投資人往往缺乏的不是會飄的股票,而是在於出場的時間。 一定要找出自己的出場位置 以台積電來說,有人是為了參與長期的配息,則平日的漲跌對長期投資人就沒有太大意義。而其他投資人是想要賺當週的買菜錢,只要上漲幾元就達成目的了。 因此不同目的的投資人,即使在同一時間買進,都有不同的目標報酬,當然也就有不同的出場點。 依自己的目的找到賣點 在投資前想好自己的投資目的?什麼方法較適合自己(長期不管股價波動、短期賺取差價)?適合股神巴菲特的方式也不一定適用於自己,找出屬於自己的投資方式勝率會最高。 例如有100萬台幣。可以依據短、中、長期目標做好配置。如獲利的目的是每年能出國遊玩,增加年終,則有部分的股票必須在一年內短線或波段進出,若工作不適合盯盤,則可以設定中長波段(3-12個月)或中短波段(1週-3個月),做好投資的資金配置。若有部分資金希望能為退休準備,則可以做好長期複利的投資。 將資金分配好部位後,就可以確定長期投資不用在意股價波動,但短線投資若股價轉弱,則要立即出場,不可違反短線投資的原則。 ******** 作者分享股票的持有,分成中、短、長期,不同的持有時間有不同的停利方式。 讓獲利真的入袋,要設停利點 1.長期投資:通常維持有1年以上,假設預計停利為50%以上。 若原本計畫要長抱一年的股票,在一個月內就漲了60-70%以上,則此檔股票等於提前完成長期投資的目的,需要停利出場再換下一個標的。 建議長期投資可先將目標設為50-100%,因為設定的越高,就越易受股價上下波動影響而不易達成目標。一般來說,除了已達成原本設定的獲利目標外,不需設定停利,但若是在達成目標前該股產業出現明顯衰退,或是基本面逐漸衰退,投資人也要果斷停利,再找尋另外一個可替換的長期投資標的。也可在長期投資前,設定好同產業不同的標的(以美股來說,電信股就可以先找好AT&T, Verizon做替換)。 2.中期投資:為波段投資,時間為1-數個月,停利為20-50%。 中期投資若像前述提早完成獲利,也可以先出場。反之基本面逐漸衰退,也應提早出場。 中期投資的目的是維持穩定的資產成長,因長期投資是最難達成獲利的標的。若投資人將多數的個股都作為長期投資,則可能讓整體的資產上上下下。因此中期投資的標的,可以透過每筆的獲利了解,使整體資產維持穩定的成長性。 3.短期投資:時間為1天至一個月內。停利為5-20%。 短期投資只要達成獲利目標,不管該檔股票未來是否還會大漲,都應該先停利。只要作為短線投資,一旦技術面轉弱或短期內幕人大舉超賣,都應先行獲利出場。 短期投資的目的是讓投資人有樂趣,可以一直維持投資的動力。 為了賠少一點,要設停損點 投資者再厲害,都不可能每筆獲利,如果有10股票,有7檔賺錢,3檔賠錢,已很厲害。 如何在股市裡維持大賺、小賠,賺的股票多一點,賠的股票少一點,就要倚賴有紀律的設定停損點。 停損比停利簡單,也是依照短、中、長期投資設定。長期投資往往給予最多的停損空間,如20%;中期投資較少的停損空間為15%;短期投資最少停損空間,為10%。若要執行大賺小賠,停損目標就要比停利小很多,不可很接近,甚至停損空間要大於停利空間,尤其是中長期投資要注意此細節。 而短期投資本來獲利目標就不大,停損應該設定再5-10%左右,可等同但不可大於所設定的獲利目標,也就是不可虧錢出場。 《看新聞,找飆股》博客來書籍連結 圖片來源/Pictures from Portrait of Christ 《看新聞,找飆股》書摘--Part1 如何分析飆股的基本面?
CONVERSATION
《看新聞,找飆股》書摘--Part2 如何運用技術分析進行飆股的買賣?
《看新聞,找飆股》書摘--Part2 如何運用技術分析進行飆股的買賣?
技術分析的世界 技術面:大家看的都一樣,沒有資訊不對等。透過圖形或指標來研究過去股價走勢,預測未來股價漲跌,構成技術面最重要的兩大因素為「股價」與「成交量」。 技術面是用在找到股價買賣的點! 技術分析指標包含:移動平均線、K線、RSI(相對強弱指標,評估買賣盤雙方力道強弱)、MACD(判斷股價變化的強度、方向、能量與趨勢週期)。 技術分析的好處: 1.易於學習。 2.不用花費太多時間,也不易與時間脫鉤。 如基本分析,須從總經、個經、公司財報,層層分析往往耗費很多時間。技術分析即時在投資人多年沒碰股票的狀況下,仍然可以很快回到狀況。 3.沒有資訊不對等及資訊蒐集困難的問題。 由於每個投資人的資源不同,因此多數散戶很難在基本面、消息面勝過內幕人。而每個人看技術分析的結果都一樣,是個較平等的方式。 4.易於短線操作。 5.媒體、專家過度吹噓。 6.獨門的技術分析。 可以透過改變與組合一些參數,就可重新編製、繪圖,變成全新的技術指標。 7.找到明確的買賣點。 可讓投資人找到自己一套買進、賣出、停損、停利點,在股市中有紀律的操作很重要,而技術分析可以提醒投資人有紀律的買進、賣出。基本面可以讓投資人知道股價目前比合理價低,但到底要低多少才能買入?籌碼面則可以看到有大戶在買入,但要看到這些人買多少才能進場。技術分析在判斷買賣點相對優勢。 8.預測未來性。 技術分析的應用: 1.多數技術指標都必須等待股價明顯上漲或下跌趨勢,投資人才知道該買進或賣空,因此不容易買在反轉的最低點或賣在反轉向下的最高點。 2.太多人使用,容易形成制約。 3.大戶的技術分析,往往反市場操作。 少數人學到的技術分析,就是利用多數人被潜移默化的結果來進行反市場操作,叫做主力、法人的技術分析。 4.一直找支撐,這樣的支撐有何意義? 5.技術面的確可以助漲與助跌。 6.越多人用的技術分析越有學習價值。 7.從技術面找飆股:分析近期所有飆股的長相 總結作者判斷技術面的方法: 1.技術分析的本質,就是在找股票的買賣點。 2.太多人用,形成制約,具備助漲與助跌的效果。 3.越多人用的技術分析越有學習價值。 4.找到屬於妳的技術分析組合。 5.把你所知道近期會飆的個股挑出,找出他們共同的技術面特徵,可以早一步以便宜的價格買進。 待續.... 《看新聞,找飆股》書摘--Part1 如何分析飆股的基本面 圖片來源/Picture from: Technical Analysis is Stupid
CONVERSATION
訂閱:
文章
(
Atom
)
Comments system
Translator
搜尋此網誌
Popular Posts
網誌存檔
文章分類
- Food & Recipes (52)
- Atomy's Products (44)
- 投資理財 (30)
- 生活理念 (27)
- 經營Q&A (24)
- 穗穗日記 (19)
- 美食地圖 (12)
- 艾多美介紹 (12)
- Digital Business (9)
- 植物介紹 (7)
- Reading (6)
- 行旅篇 (4)
關於我
是個喜愛學習新事物的臨床心理師與ACP園藝治療師,認識艾多美後,希望能連結心理學專業、對植物的認識與回歸“好好生活”的理念,不定期分享關於產品心得與生活點滴給大家。
加上有個喜愛創造美食的碩士生妹妹,會分享些簡單易上手的美食特輯與食譜,食譜與照片皆為自創,請勿隨意轉用。
願這兒的美與善能帶給您祝福,歡迎留言交流。也歡迎對網路創業有興趣的您與我們聯繫。如果想得知最新消息,歡迎參考粉絲專頁:D
My Personal FB Pages
Like us
聯絡我們
Vistor
總網頁瀏覽量
356885
Leave us a message~
- 是的,是使用再生紙! - 12/25/2019 - Atomy created by Eleanor
- 製造過程不添加螢光劑,而是原本再生紙材料... 再生紙 再生紙 再生紙 - 12/21/2019 - Anonymous
- 謝謝您,一起加油! - 11/29/2019 - Atomy created by Eleanor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