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投資時常提到尖牙股(FAANG)嗎?這是由臉書(Facebook Inc.)、亞馬遜(Amazon.com Inc.)、蘋果(Apple Inc.)、網飛(Netflix Inc.)和谷歌(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 Inc.)組成的科技公司泛稱。為什麼這些科技巨擘的股價可以日亦大幅成長,且讓本書曾作為《大西洋月刊》全國特派員與新美國基金會研究員的作者法蘭克林.富爾Franklin Foer娓娓道來,書中主要分成以下三個章節:
- 沒有思維的世界
- 奪回思維
- 思維壟斷者
谷歌提供一種資訊階級,幫助我們將網際網路分門別類;臉書運用演算法和對社交圈的複雜理解,整理我們接觸的新聞;亞馬遜以其對出版市場難以抵擋的驚人掌握歷,支配了書籍出版業。
優勢地位賦予這些公司改造市場的能力。如同食品巨擘,大型科技公司催生了一門新科學,其目標是建構能迎合消費者品味的產品。它們想要拆解整個文化生產鏈,獲取更龐大的利潤。知識分子、自由作家、調查記者與中等銷量小說家就像家庭農民一樣,總是在掙扎中求生,但就是無法在這個轉型的經濟中發揮競爭力。
在知識的領域中,壟斷與盲從是不可分割的危險因子。壟斷之所以危險,是因為勢力龐大的公司會利用其優勢壓制多元競爭。盲從的危險則在於,壟斷的公司會刻意或不經意利用其優勢,壓制意見與品味的多樣性。集中化之後,隨之而來的就是同質化。在食品上,如貝斯克(Nabisco)與卡夫(Kraft)想要引發的飲食型態革命,我們遲至後來才了解這種模式。
幾十年前開始,網際網路徹底改變了人們的閱讀模式。越來越多讀者不從知名的《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首頁開始找尋新聞,而是透過谷歌、臉書、推特和蘋果來接觸文章。讀者在螢幕上接收這些搜尋引擎所提供內容。媒體公司因此漸漸忘了自身的價值,開始迎合谷歌和臉書的演算法,只為了追求點擊率。
大型科技公司藉由竊取了人們的「關注」,破壞了「深思」的可能性,創造了一個我們不斷被監視、總是遭到干擾的世界。透過累積的數據,科技公司建構出大眾心思的輪廓,並悄悄用來引導大眾行為以及日漸個人化的行為,以提升他們的財務收益,又因此破壞了提供智識素材機構(媒體、出版)的正質性,而那些素材能夠啟發思想,引領民主。
這些公司已經成功達到改變人類演化的目標:手機是記憶的延伸;人們將基本的心理功能交給演算法支配;我們將自己的秘密儲存在伺服器裡並任由電腦
採。我們並不只是與機器(電腦、手機、平板)融合,也與運作這些機器的公司融合。
亞馬遜並不是一家傳統的公司,它成功建立了一套新的遊戲規則。它不與知名作家合作,而是培養新秀,或者說,建立了自己的大眾市場形象,招募一批類型作家,鼓勵不得志的律師和不滿的學校教師出版自己的小說,直接在Kindle發表。亞馬遜已幾近毫無財務風險的方式支持這些作者的作品:銷售低價產品、薄利多銷以發現一批讀者。
讀者 VS. 創作者之間的橋樑
從讀者的角度,新興的流量科學其實是行為心理學的一支,人們點擊的速度太快,不見得完全了解自己為什麼受到這篇文章吸引而非另一篇。他們受到認知偏見、非理性因素,以及在半清醒狀態下做的決定所左右。
然從創作者的角度,作家克雷.薛基(Clay Shirky)則將被壓抑的優異才能形容為「認知剩餘」(cognitive surplus)。網際網路有助於釋放這種剩餘,使部落客能表達一心追求事業的權威專家不敢言說的真相;公民記者能夠挖出新的獨家消息;維基百科(Wikipedia)很快就在深度與廣度上超越《大英百科全書》(Britannica)。
業餘人士才能夠純粹是放出於熱情而成就如此卓越的成果。就像薛基所寫:「業餘與專業人士的差別有時在於技能高低,但”動機”始終是雙方最大的不同點;業餘人士(amateur)的英文來自拉丁文amare------『愛』。業餘主義的本質是純正的動機:就是因為喜愛而去做一件事。」
本書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章節:科技公司如何避稅?
亞馬遜策劃了「戴菊計畫」(Project Goldcrest),這是借用盧森堡的國鳥。2003年亞馬遜與盧森堡談妥,在那裏設了總部,獲得的獎勵是幾乎不必繳稅,雅瑪遜將很大一部分無形資產也轉移到那裡,如重要軟體、註冊商標及其他的智慧財產。設計了錯縱複雜的企業架構,令人眼花撩亂的子公司與控股公司網絡以避稅。根據美國國稅局計算,戴菊計畫幫助亞馬遜躲避原本應該繳給美國政府的稅金至少達15億美元。
股歌也有類似的不愛國帳務計畫,偏好名為「雙層愛爾蘭夾荷蘭三明治」(Double
Irish and the Dutch Sandwich)手法,股歌也將資產移到知名的高科技業熱門集中地百慕達。到2015年底為止,它已經在海外的避稅天堂,長期在投資583億美元的利潤,這樣的收入都不必繳稅給美國。
臉書公開上市的那一年,在美國創下11億美元的營收紀錄,卻沒有繳任何的稅給聯邦或州所得稅,甚至還獲得4億美元左右的退稅,臉書以單次扣除的方式詐騙國庫:註銷了送給高階主管的股票選擇權。
這些公司有辦法挑戰可接受行為的極限,因為它們十分關注華府。科技公司看似與華府政壇沾不上關係,其實建立了龐大的說客群。企業說客保護了一種幾乎不受管制、不必繳稅的極樂壟斷狀態。
《富爸爸,有錢人為什麼越來越有錢?什麼才是真的財商教育》也提及了有錢人如何利用債務和稅賦讓自己更富有?Amazon創辦人Bezos擁有1600億美元的資產,稅賦卻是0。
《富爸爸,有錢人為什麼越來越有錢?什麼才是真的財商教育》也提及了有錢人如何利用債務和稅賦讓自己更富有?Amazon創辦人Bezos擁有1600億美元的資產,稅賦卻是0。
待續.......
《被壟斷的心智》 |
0 意見:
張貼留言